全本免费小说网

第74章 吴起李广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第2页)

所以我们学东西时,不能盲目找这一领域最成功的长者去学,恰恰要学那些三四十岁、但确有独门专长之人。

关将军便是这样一位奇才,除了履历还不够、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

但他的练兵基本功,绝对是天下顶级。”

这番话,果然让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刚刚十七岁的他,竟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

诸葛亮咀嚼再三,豁然开朗:

“大哥所言……果然振聋发聩,我原先也总有一股傲气,觉得不管学什么,最好找当世最强之人。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番道理,大哥,你怎么猜到我会不服的?你也没比我年长几岁啊。”

诸葛瑾笑了,他当然能猜到。

他有十几年的金牌讲师经历,怎么会揣摩不到学生的骄傲。

而且,诸葛瑾非常人间清醒,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眼光,是任何古人都比不了的。

这不是某一个古人的问题,而是古人的节奏太慢,技术和技能更新迭代太慢。

工业歌命之前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中年危机”

这个词。

汉朝人历来都觉得,所有智力型的工作,都是“越老越吃香”

因为经验不会作废,技能不会淘汰,学了的东西能用一辈子,这种情况自古如此。

但现代人经历的残酷社会进步、转型。

连医生、律师都不敢说越老越吃香,码农更是35岁被血洗优化。

所以诸葛瑾对于“智力工作者的哪些能力,能随着年龄增长。

而又有哪些能力,不能随着年龄增长”

的认知,显然超过工业歌命前的一切地球人。

韩信在这个问题上也没他透彻,所以韩信也只能说出“人老了不擅将兵,而擅将将”

个特殊解,说不出普遍解。

如今,他看到二弟的不信、狐疑,当然要当头棒喝。

这也是诸葛瑾教书育人的第一宗旨:学知识、学技能之前,先端正态度,认清何以学何以不学。

不过,他这些内心活动,倒是不足为二弟道了,只好另找借口搪塞。

诸葛瑾搜肠刮肚回忆了一下,发现读书时背过的一段话,非常适合诸葛亮现在的心境,于是就岔开话题道: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郯子之贤不及孔子,然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关将军不会大兵团作战,你就跟他学别的部分,只要他有一项是天下第一,他就值得伱学。”

“谨遵大哥教诲!”

热门小说推荐
星门

星门

传说,在那古老的星空深处,伫立着一道血与火侵染的红色之门。传奇与神话,黑暗与光明,无尽传说皆在这古老的门户中流淌。俯瞰星门,热血照耀天地,黑暗终将离去!...

庶道为王

庶道为王

误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不管风云变幻,他只要活着...

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一朝之间,穿越成了庆国太子,为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所幸,金手指在身,欧皇附体,发发暴击,金色传说。李淳罡传承加身,一剑开天门令四顾剑为之拜服。招募令在手,无数历史名臣猛将纷纷来投。一路走来,他立钱庄,治水患,整军伍,收南诏,灭西胡,平东夷,征北齐。孤身入太极殿,百官拜服,庆帝亦只能退位让贤。而当他登基为王,统一天下,成为了天下共主之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红楼生涯之贾赦

红楼生涯之贾赦

嫡长子的日常有权衡有取舍活着,不仅仅为自己活着该承担的责任必须要去承担家族,不止是荣耀的延续在其位做其事只求无愧于心贾家,依旧是煊赫的贾家来自贾赦大老爷的自言自语一句话的简介贾赦的生活日常。拒绝扒榜...

[综武侠]圣僧

[综武侠]圣僧

文案自从绑定圣僧系统穿越后,魔教教主方天至过上了剃头念经做好事的日子。阿弥陀佛扎心了说明1综武侠,男主向,万人迷2男主性向言情,但也有男的仿佛对他有意思3哈哈哈哈水平有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