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免费小说网

第十六章 礼经的故事(第1页)

执剑长安青青子衿第十六章《礼经》的故事次日巳时,太学院。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唐帝兴文教,在登基五年的时候他将太学院的规模扩大数倍。

原本太学院只收五品以上官衔的文武官员子孙、期亲,或是三品及以上官员的曾孙,那次之后凡七品以上官衔的文武官员子孙、期亲,或是五品及以上官员的曾孙皆可入院求学,是以太学院这机构是愈发壮大,院内博士人数连年增加,学院弟子数量也与日俱增。

近年北魏虽繁盛,但文教却始终不如新唐,历经千年新唐依然是中原文化的标杆,可谓文骨铮铮。

加之近年寒门初试被太学院所承办,是故太学院隐隐成为新唐立于中原的一面旗帜。

在新唐鼎盛时期,邦邻小国的皇室往往以将自己皇亲国戚送于新唐求学为荣,而今在面对魏强唐弱的大势下,依旧更愿意将皇子皇孙送于新唐太学院内求学,这点一直也是新唐学士们引以为傲之处。

此时,太学院门口已然人山人海。

前来参加寒试的弟子们在太学院门口焦急而又兴奋地等待着。

有的人双手环抱于胸前无聊地站着,一言不发地看着太学院的大门;有的人蹲在地上,手中拿着小枝条儿,在地上画着什么;有的人索性坐在地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只听见一阵开门的“吱吖”

声,院前弟子投目而望——

太学院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人群一阵骚动。

站着的学子第一时间冲向大门,蹲着的学子如青蛙一般从地上弹起,坐在地上的学子略显吃亏,赶忙双手撑地爬了起来,也顾不得去拍屁股与手上的灰,跟随在其他学子后面,往门口走去。

只见一名博士从院中走出,他淡定地看了看院门口的景象,仿佛对此习以为常。

博士捋了捋下巴处一指长短的胡须,而后从背后拿出一本《千字经》,熟练地将其卷成筒状。

紧接着他一挥手,两名稍微年轻些的博士迅速搬了张台子过来。

这名博士提了提衣袍,在另两名博士的搀扶下艰难地爬上桌子,清了清嗓子,将那卷好的《千字经》放于口前,深吸一口气,从丹田处将浑身之力发于喉部,喊道——

“肃静!

肃静!

各位学子肃静!”

连喊三个“肃静”

之后学子便不再喧哗,并同时告知身边其他人噤声。

不一会儿,刚刚如同赶集市场一般的太学院门口便鸦雀无声。

看着这般变化,长须博士微微点头,显得极为满意。

接着,他又大声喊道——

“各位学子,承上天之德、感圣上之恩、托先生之福,我大唐太学院有幸承办这寒试初试!

今日为报名日,诸位学子听老夫安排,我大唐学子皆汇于太学院大门中央处列队排好!

北魏学子皆汇于大门左侧石狮处列队排好!

其余列国学子,皆汇于右侧石狮处排好!

待会儿太学院博士会在院内喊你们,务必排队逐一进入,若乱了次序,则乱棍打出!”

众人听了博士的话,瞬间如蚂蚁迁徙一般,各自排队,不再喧哗。

……

街道上,秦敬卿领着四人不紧不慢地向太学院走去。

一路上,他兴致勃勃不停地向伊鸿雁四人介绍着长安的一切,看样子一点都不着急。

“长安乃我大唐国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他日若有空闲,敬卿愿做向导,带大伙儿逛一逛这千年古都......”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拖油瓶

拖油瓶

拖油瓶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其他小说,并且已经更新到最新章节第34章第34章版权归原作者银发死鱼眼所有江伽,市井屁民一个,家里经营街边小饭馆一间。这天店里来了两个特别的客人,他们容颜英俊,气场强大,摁进电脑...

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开国武皇。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是大明崇祯十二年,张献忠降而复叛再起于谷城,李自成蛰伏两年重出于商洛,吴三桂刚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明清最关键的一役,历时三年的松锦大战也才刚刚开始。一个小小武生穿越明末,重整山河,再建汉家帝国。镇戍营兵小兵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提督...

外室之妻

外室之妻

顾铮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因为勾搭未遂而挨板子。后来又被庶娘作的没有办法,哪怕那个男人看不起自己,只好咬牙嫁了。她觉得在这个世界她是女配的命,所以活的循规蹈矩恪守本份。结果,男人一转眼变成了公爵府的外...

红楼之庶子风流

红楼之庶子风流

现代医生贾宗过劳而逝,穿越成红楼梦中最没存在感的庶子贾琮。...

带着老公儿子穿年代

带着老公儿子穿年代

一场地震,让江山山原本衣食无忧的一家三口穿到了缺衣少食的年代。aaaa  左边是怀中嗷嗷待哺的儿子,右边是他们一家三口即将面临着黑户这个问题。aaaa  小两口同时望天,想破口大骂。aa...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