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免费小说网

第 65 章 再遇公主一更(第1页)

过秦淮、穿青溪,沿着水道迤逦往东郊,至了一处名为太平坊的地方,东宫内侍才停了犊车,请谢不为往其中一座宅院而去。

因东郊素来多皇亲宗室、世家豪门的住宅、园墅,故这最中心的太平坊便有着“太平宫”

的谑称。

不过,虽是谑称,也足以显示此处宅院的金贵难得。

萧照临给谢不为安排的宅院便位于太平坊靠近青溪之处。

宅院整体并不大,但胜在小巧精致,屋房堂室、楼台亭榭、花林山池应有尽有,比之寻常住宅,倒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园林。

内里以池水为主,池广树茂,临水建居,回廊起伏,水波倒影,既有自然野趣,亦有华贵匠心,看得跟随而来的阿北与连意皆不由得张大了嘴巴,啧啧不停。

但谢不为却没有只看到这宅落内里是如何,而是也注意到了比邻此院的那座宅院,若是整而观之,这两座宅院更像是一体。

他心念一动,对那东宫内侍问道:“不知隔壁是哪位大人的宅院?”

东宫内侍甚是恭敬,不仅是对谢不为,还是对他话中所说之人,“是孝穆袁皇后未出阁前的私宅,现为永嘉公主所有,因公主会时不时来此小住一段时间,故太子殿下便买下左右宅院,以免有人惊扰公主安宁。”

谢不为了然颔首,不再对此多有追问,转而问起宅中仆从情况,那内侍也一一答道:

“张常侍已为您都安排妥当了,他知晓谢大人与殿下一样更喜清净,故除了宅中必要杂役、侍卫之外,只备了四位伶俐侍从伺候谢大人起居,而管家之责,则交由谢大人指定。”

语顿,又道,“张常侍也会时常留心谢大人的日常起居,有任何不妥之处,谢大人只需让侍从们转告张常侍,张常侍定然会为谢大人安排妥帖。”

这内侍话一落,阿北便“自告奋勇”

,“六郎,让我来管家吧!”

还不等谢不为反应,连意便直接打趣道:“你来管家?怕是六郎日后都要过得不安生了。”

在谢不为外出公务及去皇陵的这段时间,阿北与慕清连意已是相处得十分融洽。

阿北自然不服,“哼!

我怎么不可以管家了,难不成让你来吗?”

连意笑着连连摆手,一指在旁一言不发站得如同梁柱似的慕清,“我比你有自知之明,愿意推举‘贤能’,这管家大事,自然要让我们之间最聪明的人来。”

闻连意此句,阿北便有些迟疑,支支吾吾了好半晌,也没想出要怎么反驳。

还是慕清冷冷吐出了“我不会”

二个字,才让阿北又重燃信心,对着谢不为道:

“六郎,你看到了吧,这管家大事还得是我来!”

谢不为看着阿北脸上憨厚的笑,想起了阿北有时伺候他穿衣服都会将正反弄错的事,不免有些头疼,并开始后悔方才应当从了诸葛珊的好意,将李嬷嬷带过来管家。

说到诸葛珊的好意,倒是十分出乎谢不为的意料。

魏朝上下极重孝道,按理来说,父母在,子女一般不得擅自搬离别居。

也就是说,如果谢楷与诸葛珊皆不同意他搬出来独住,那他就必须留在谢府。

而谢楷的默许是在谢不为的预料之中的,谢楷本就对他和萧照临的关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一说宅院是萧照临送的,谢楷便只犹豫了片刻,再略微提点了东宫女主及明年为他定亲之事后,便不再多说什么。

但,谢不为却拿不准诸葛珊的意思,他原本想着诸葛珊本来就不赞同他与萧照临的亲近,若是知晓宅院由来,恐怕还得好一番解释。

却不想,诸葛珊知道后,竟是半分阻拦之意都未曾有,甚至还说要让李嬷嬷跟来照顾他。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开个门

开个门

感谢冰一柔的超棒封面国家级恐同药剂师vs戏精领主舒展你们穷,还吸毒众领民不,那叫精力药剂,我们没了什么都不能没了它舒展所以我来到这里的原因就是帮你们建设领地,还得帮你们戒毒吗众领民不知道你在...

摸金:我当寻龙魁首那些年

摸金:我当寻龙魁首那些年

我叫陈平,祖上有钱有势。没人知道从爷爷那一辈起,我们家发家的秘诀就是靠着摸金倒斗得来的。不过九十年代初期,我爷和我爸摸了一次大墓,丢了一双手回来,那时候我们家开始洗白,并且勒令我这辈子不要在去碰这一行。于是,我在武功县开了一家专门倒腾古玩的寻龙古玩店,本以为安逸一辈子,却没想到,一枚摸金符的出现,让我重操旧业。而当我想再次金盆洗手,却惊骇的发现,我的一只脚已经踩进了这泥坑中,拔也拔不出来了...

天下之师[快穿]

天下之师[快穿]

圣人,帝王,教父而你,则会是他们最敬爱的老师。修真界系统我有拳法五百,剑法三千,还有锻体之术,你想创立什么宗派林寻合欢宗。古代官场系统我有诗词歌赋,七言律诗,八股神文,...

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

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宓皇后本纪

宓皇后本纪

新朝轶事汇编高祖好美妇宓后,原适虞国公陆,因罪得出,恰遇高祖微时,结为伉俪。郦氏,成后主妃也,为高祖所获,嬖之。旋高祖西狩灭赵,纳赵太后姜氏。高祖提剑芟群雄,于所平诸国后妃,入侍者众,独姜郦二妃承恩甚隆。国初定,高祖立卫氏为椒宫,姜氏与郦氏为东西二宫。三宫皆是再醮之妇,古今无匹。时人略有阴刺,高祖闻之不以为非,戏题今日能为天贵子,盖因三凤蔽日功之句,以表怜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