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免费小说网

第七十七章 密州出猎催生了江城子的豪放(第1页)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熙宁八年的密州,当老乡家的禾苗刚有点起色之际,农历五月间,又一场“掐脖子”

的大旱如约而至。

由于密州濒临大海,经常刮风,强劲的海风使得沟渎里根本就存不住水。

月余的干旱,使得州城之外方圆百里之地,蝗虫的卵又孳生起来。

此际的夏麦将熟,秋禾也快被旱死,父老乡亲们无奈仰天长叹、如坐针毡。

此际,作为州守的苏轼,只有再次地披挂上阵,作好祝文,重上常山祈祷天神,为民祈雨了。

常山毕竟是常山,求雨常应!

苏轼的这次祈雨又大获全胜,于是乎,苏轼就郑重地重修了山神庙,还把庙前的一眼泉水垒石成台,保护起来,又在井上建一亭子,取名“雩泉”

苏轼还说,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泉取其名,也是为了彰显常山能兴云作雨、取信于百姓的根源就在此泉。

雨水从天而降,地里的庄稼保住了,苏轼也就有了闲暇,有些陈年的“文债”

也该还上了,首先是孔延之的挽词。

孔延之,字长源,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

前面我们说了,苏轼在去汤村督役前,曾与孔文仲有过诗词唱和。

如今,孔文仲的父亲孔延之(字长源)也因对盐法不满被罢越州任,经过杭州时,苏轼还在有美堂设宴接待过老孔。

其子孔文仲,字经父,也是因为曾当面否定王安石的理财用人之法,遭到贬谪并外放,如今孔文仲的台州推官也被罢免。

苏轼在杭州时曾收到过小孔的赠诗,苏轼感到三个人同为天涯沦落之人。

这位小孔,就连司马光老先生也说过,朝中的苏轼及孔文仲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臣僚,都敢不避陛下的雷霆之威与王介甫的虎狼之怒,屡次上书对策指陈朝廷的得失和王安石的荒唐。

凌然正气、视死如归,对于自己的政治前途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在这一点上,老夫我远远不如人家苏轼和孔文仲啊!

但王安石却十分厌恶孔文仲的策文,于是上书神宗,取消了贤良科试策考试,让小孔求上无门。

孔文仲,系孔子四十七代孙,与其弟孔武仲、孔平仲并称“三孔”

黄庭坚有诗赞曰:“二苏上连璧,三孔分立鼎。

天不堕斯文,俱来集台省”

峡江的“三孔”

兄弟与当代名人苏轼、苏辙兄弟常有诗文唱和,名噪一时。

神宗熙宁三年,孔文仲夺取该科制举状元,成为有宋一代三百多年以来四位制举状元之一,也是江西唯一的一位制举状元。

只不过,孔父延之已与去年的二月仙逝,在小孔的请求下,苏轼在密州为老孔写下了两首七律挽词,“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君胜宜为夫子后,林宗不愧蔡邕碑。”

高度概括了老孔光辉与传奇的一生。

苏轼常山祈雨后,夏麦已收,秋庄稼也一片生机勃勃之状。

诗兴大发的苏轼,就提笔给两位在杭州时的老朋友陈襄和吕仲甫(字穆仲)寄了诗,陈襄自不必说,吕仲甫乃丞相吕蒙正之孙,小吕刚开始任杭州教官,苏轼到杭州时已改任此州的观察推官。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高天之上

高天之上

我根本不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活的怎么样,吃的饱不饱,能不能穿暖住好,有没有梦想希望。我不在乎他们的爱憎。只是如果想要前往高天之上,需要一个完整的高等工业体系,一整套相关研究所,最先进的材料学实验室和一个能统筹一切部门的大政府。它要无数衣食无忧的国民为此奉献财富,需要几百万个高等知识分子为此贡献自己的头脑,数万不同的配套厂家供应最好的零部件。总之,需要一个富足的世界,一个伟大的文明才能完成它。伊恩一个自废墟中重生的世界。一轮即将迎来终结的纪元。一群在大地上争权夺利,为财富与力量而战的囚徒。一位凝望高天的少年。囚徒们从命运的窗里向外看,大都凝视泥土。唯有一个仰望着星。...

转生为史莱姆

转生为史莱姆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

穿越到自己的小说中

穿越到自己的小说中

作为一个喜爱虐主的作者,刘攀表示怎么伤读者的心怎么写,怎么虐主怎么来。奈何,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又一本毒书即将完结的之时,他穿越了,变成了自己笔下连名字都木有的一个跑龙套。为穿越暗暗窃喜的刘攀表示哼,真以为我会跟着套路走吗?当然是抢钱抢法宝抢女人了,然而,当初未填完的巨坑狠狠打了他的脸另外书友裙246825550...

吾乃大皇帝

吾乃大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女人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

[HP]蝴蝶效应

[HP]蝴蝶效应

祖安作者温馨提醒正文已完结,作者文风诡异,建议大家谨慎入坑谨慎入坑谨慎入坑。接档文现代奇幻言情,哪吒饲养手册。文案部分内容将于番外掉落,不过别等,不确定啥时候会写。第三十四章没有内容,放心跳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