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免费小说网

196 第196章 研究默契(第1页)

除了本身头脑的灵活外,宋冀宁还有着胜于季椽的另一项优势。

乐文

由于季椽的知识大多来自未来,导致他有时会对现今的一些技术差生错误认知,比如他以为磁通量的技术已经有了,并基于此进行研究。

但这是十多年后才出现的技术,此时并没有这项技术,也没有相应的元件,他的研究在此时是不成立的,只能推翻重新开始。

而宋冀宁虽没有这些超前的技术,他所知所学的却是刚刚好,比季椽少绕很多弯路,加上思路灵活,喜欢另辟蹊径,季椽尚未考虑的方法,他总能先一步想到。

有时候科学欠缺的就是这么一点灵感,有灵感又有扎实的技术知识打底,宋冀宁渐渐追上季椽,成为这项研究的主力科研人员。

当然,如果季椽想争的话,他随时能够压制宋冀宁,但他不可能这么做。

相反,他会认真听取宋冀宁的意见,并从他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两人的默契合作之下,他们联手解决了输出波导、点电荷、电子束受阻等等问题,让整个项目的研究进度大幅度超越其他研究团队。

“如果按这个速度研究下去,你们的项目至少会比其他团队早半年完成。”

一边来听课,同时也偶尔帮忙研究的李院士,在查了研究资料后,这么对季椽说道。

季椽并未骄傲,谨慎的说“没有那么快,微波脉冲输出能量需要多少焦尔还没得出结论,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和高频谱波导的含量也没有测算出来,这几项最难的问题没有攻克,我们的研究距离完结还远。”

李院士愣了愣,拍拍季椽的肩“你很好。”

季椽“谢谢”

此时研究已经开展8个月了,虚阴极震荡器的组装已经接近完成。

这其中所涉及的技术多达上百项,有三分之一是季椽和宋冀宁攻克的。

另外三分之二,是前苏联研究员和国内研究员共同攻克的。

最初时国内研究员的技术水平跟不上前苏联研究员,还被他们鄙夷过,双方闹过一些不愉快。

但国内学者有的是拼劲,哪怕一把年纪了,学起新技术来一点不比年青人速度慢,又有季椽特意给开小灶,很快就赶超前苏联研究员,抢在他们之前攻克了几项技术难题。

之后又经历了两三个月的互相较劲、合作,终于磨合成一个优秀的国家级团队。

这个团队,以季椽和宋冀宁为中心。

尽管他们是团队中最年幼的成员,但国内的研究员,不管什么年纪,都称呼他们两人为“季老师,宋老师。”

最初只是调侃,后来由于季椽教给他们的知识越来越多,带领他们攻克的问题越来越难,这称呼便成了真心实意,两人如何拒绝,也没人愿改。

这是信任、尊敬和期许。

所有人都预见到了这两名年青人的崛起,未来的国家科学院,必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季椽没想那么多,他之前对李院士说的难题,是真的很难解决。

虚阴极震荡器快完成了,但是那几项问题不解决,爆炸发生驱动器就没有办法安装,否则一不小心发生内部爆炸,整个研究院都得上天。

这是无法靠未来知识完成的工作,比如微波脉冲输出能量需要多少焦尔,根据结构和电子束的数值不同,设定的焦尔也不同,未来知识在这里帮不上忙,只能一点一点的实验,运算。

季椽的桌面上堆满了公式草稿和图纸,他花了三天算出了最小的误差值范围“根据虚阴极几何结构运算出的结果,微波脉冲输出能量范围在6090焦尔间。”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捡到一只始皇帝

捡到一只始皇帝

有什么比穿越到先秦去对抗白起更让人头疼?秦质子异人要将他的侍妾赵姬托付于我。书名又为始皇帝养成计划,捡到一只秦始皇。...

执法者手册

执法者手册

新元历2166年,我所在的十七区被评为联邦最差地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逐步飙升的失踪人口。天价悬赏犯层出不穷。人们说,执法者是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职业。而我,不幸成为了执法者。...

红楼之尴尬夫妻

红楼之尴尬夫妻

穿到红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红楼里最尴尬的人。好在自己不是一个人,可丈夫比自己更尴尬,这就尴尬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